您现在的位置 :八百米考试网教育学习语文学习初中语文学习初中语文名师窦桂梅:我这样教《秋天的怀念》

窦桂梅:我这样教《秋天的怀念》

日期:07-14 19:49:15|八百米考试网| http://www.babaimi.com |初中语文名师

窦桂梅:我这样教《秋天的怀念》,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初中语文名师,语文名师的文章。
正文:

  
  1997年,读《我与地坛》。
  2002年来清华附小工作,知道史铁生是清华附属学校毕业的学生——亲近之感,油然而生。《病隙碎笔》,新集的《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我都收藏并且一一拜读。
  人教版和苏教版选编了史铁生的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我们学校使用北京版教材,没有这篇文章。但是,我喜欢他的文字,我敬重他的高贵,当苏州市盲聋学校校长邀请我去给盲人讲课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这篇让我流泪的文章。我决定讲给这些盲人,当然更讲给那些健全的人。
  发现的震动——“母爱”的特殊意义
  关于《秋天的怀念》,以往的授课大多围绕“母爱”做文章。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这位母亲的伟大,还要求学生拿自己的母亲和这位母亲比较。结果,有的学生通过对比,给人的感觉好像自己的母亲没有这位母亲伟大,有的反倒埋怨起自己的母亲来。其实,母爱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母爱融合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对母爱的意义有了特殊的发现:“好好儿活”——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涵盖了那么多复杂的感情——母亲就是以自己残缺而悲苦的余生,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那文中三次出现的“悄悄地”,那“挡”“扑”“抓”,还有那“忍”告诉儿子的“好好儿活”——充分体现了母亲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心。正是这句“好好儿活”照亮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放出光芒来。母亲的爱没有高谈阔论,母亲的爱是小心翼翼的,是看不见的爱,由此,这样的母亲才显得那么柔软,而不是“马列主义老太太”。因此,母亲的“好好儿活”就像家常的话儿,真实可信,可感,可叹!
  于是,我把母爱的落脚点归结到“好好儿活”上。当有些人问我为什么没有落脚在母爱上的时候,我反问:“在这里,母亲这两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认同的舒畅——关于“好好儿活”
  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外表事情方面的主题,还能掌握作品中流露的作者隐意识中的某种心灵和感情本质,从而自其中得到“感发”——叶嘉莹教授如是说。
  读史铁生越多,越发觉得母亲的“好好儿活”对儿子的意义。试想,如果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没有一定的落脚点,“爱”就变得空虚和缥缈。一句朴素的“好好儿活”,胜过多少高谈阔论。所以作者写道:
  “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秋天的怀念》写在母亲逝去的七年之后——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正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你们俩要好好儿活。”
  文章的结尾又强调了“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堪称意味深长。
  “我俩究竟懂得怎样好好儿活?”
  湖南岳阳的同学结合描写菊花的段落,体会到人活得完全可以多姿多彩——或淡雅,或深沉,或热烈,或高洁,但,不管怎样都会泼泼洒洒,烂漫一生,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儿。www.babaimi.com
  安徽淮北实验小学的一个学生发言道:母亲没有告诉儿子非要活得“淡雅”,她只是要推着儿子去看菊花——菊花的各种姿态就是人活着的各种姿态,她只是给儿子提供一些建议,重要的是让儿子活出属于自己的个性。
  北大附小的学生体会到: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就是看母亲,菊花已经是母亲的化身,菊花热烈而深沉就是母亲自己“好好儿活”的最好解读。
  清华附小的学生认为菊花的“淡雅”就是说人可以活得“平凡”;浙江义乌实验小学的学生认为,人可以活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他们还认为菊花的“高洁”,就是说人要“善良”和“纯洁”。
  在苏州盲聋学校的学生眼里,菊花的“热烈”就是“人活着要有激情!”
  多么富有个性的解读啊。
  今年已经54岁的史铁生,在轮椅上已经33年,“好好儿活”的理解又到了一个什么境界呢?
  他在《病隙碎笔》中写到: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在“接受”“忍受”“承受”的33年,也是与疾病搏斗的33年。尿毒症,造成肾衰竭,经常发高烧,有好几次昏迷,但他依然平静淡然的看待这一切,现在一个星期都要透析两次。现在,他完全超越了一般生存的生命层面,已经超越到了一种漠视和超然的境界。正是母亲的这份给予,加上自己生活的真正体验,现在,史铁生对命运终于醒悟到的是幸运、满足。如此,他把命运当作别开生面的游历,当作人生的另一种享受,用笔写着自己的“好好儿活”,于是他依然在——好好儿地活着。他用笔代替他的双腿写出自己怎样“好好儿活”写出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
  在报纸上看到史铁生和世界长跑冠军刘易斯的合影。身体衰弱的史铁生虽然连站也站不起来,但他的灵魂却在无羁地奔跑着,跑得跟刘易斯一样快,甚至比刘易斯还快——“好好儿活”的殷殷期待,已经成为壮美的生命的诗篇。
  思辨的悠远——发现自己
  为了让学生体会更深,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在音乐中朗读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字。
  (1)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与地坛》
  (2)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有关庙的回忆》
  听者、读者,泪不自禁。接着,我们回到课文,再读文中描写菊花的句子——史铁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肯定不是让你知道,你看我多了不起,他肯定不是让你们宣传他母亲是多么了不起,所以,当我们走进秋天的故事——读出了书中的味道的时候,我们还要走出“怀念”——“读出思考”。那么,《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www.babaimi.com
  于是,对于“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孩子的回答太精彩了!的确,母亲的“好好儿活”借了我一生,给了我一生的影响!也让我怀念一生!让我在有缺憾的生命中找到另一种延展!

[1] [2]  下一页


如果觉得窦桂梅:我这样教《秋天的怀念》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 初中语文名师语文名师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学习 - 初中语文名师
联系我们 | 热门专题 | 建筑工程 | 会计财务 | 职业资格 | 医学考试 | 外语学历 | 下载中心 | 范文中心 | 作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Copyright www.babaimi.com
共享资料考试资料共享公务员考试试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