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八百米考试网建筑工程考试土地估价师考试考前辅导土地估价实务城市土地分等定级规程2

城市土地分等定级规程2

日期:02-21 21:32:58|八百米考试网| http://www.babaimi.com |土地估价师考试|人气:727

城市土地分等定级规程2,本站还有更多关于土地估价师考试时间,土地估价师考试成绩查询,土地估价师考试试题,历年土地估价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的文章。
6定级因素资料整理及定量化 
6.1 资料整理及定量化的内容、要求和一般方法 
6.1.1 工作内容: 
a. 选择定级因素; 
b. 确定因素的指标值、指数、距离及作用分; 
c. 编制作用分值表,勾绘定级因素作用分值图; 
d. 确定定级因素权重; 
6.1.2 工作要求: 
a . 检查选择的定级因素资料的齐备状况,资料不足时,必须进行外业补充调查; 
b. 将与各因素有关的各设施、商服中心、抽样点及有关数据标注在工作底图或辅助图上; 
c. 各种设施(因子)的作用系数应参照确定因素权重的方法进行,也可用层次分析法把权重和作用系数一并确定; 
d. 各因素指标均按相对值衡量。在指标值中对规模或级别的最高值,距离最近或状况的最优值赋予相对高分,其余指标按相对大小作用分依次递减; 
e. 若因素的指标值只在一定范围内对土地定级起作用,因素得分计算只应在该范围内进行。凡高于或低于该范围的指标值,按该范围内的最高值或最低值看待; 
f. 各城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按空间距离、道路距离、耗时距离等量测、整理出有关的距离数据。 
6.1.3 因素定量化的一般方法: 
定级因素的定量化可分两大类进行: 
6.1.3.1 若因素对土地的影响仅与因素指标值有关,称之为面状因素。其定量化步骤为: 
a. 对因素进行整理,计算指标值; 
b. 按下式计算相对作用分: 
fi=100(xi-xmin)/(xmax-xmin) 
式中:fi—某指标值的作用分 
xmin、xmax、xi—分别为指标的最小值、最大值和某值 
c. 划分 3~10 个作用分区间,编制作用分值表。 
6.1.3.2 若因素对土地的影响既与因素涉及的设施规模有关,又与距设施的相对距离有关,称之为点、线状因素。其定量化步骤为: 
a. 在各因素内按规模或类型求出各点或线的相对作用分,其最大值为 100 ; 
b. 计算因素内各相同规模或类型的点、线的平均作用或平均吸引范围及划分若干个相对距离区间; 
c. 根据不同因素及其影响随距离变化的特性不同,以因素的作用分按相应的衰减公式计算或按相对距离查附录b(表b1或表b2)获得各个相对距离上的作用分; 
d . 以因素作用分、相对距离区间编制因素作用分值表; 
e. 采用计算机系统为辅助手段进行定级时,按相应的衰减公式直接计算因素 
对单元的影响作用分。 
a. 当因素作用分衰减遇到不可直接跨越的障碍(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时,则作用分衰减应以可通行处为结点,按结点处的因素影响作用分及剩余的影响半径,再次进行衰减。当不可直接跨越的障碍有较多的通行处时,可以忽视其的存在。 
6.2 繁华程度资料整理 
繁华程度主要由商服繁华影响度体现,资料按下款整理: 
6.2.1 商服中心划分 
6.2.1.1 各城镇应分出的商服中心级别数目为: 
商服中心级别数目 最低级中心的建筑面积之和 
大城镇 2 ~ 4 级 ≥ 2000~1500 平方米 
中等城镇 2 ~ 3 级 ≥ 1500~1000 平方米 
小城镇以下 1 ~ 2 级 ≥ 1000~500 平方米 
6.2.1.2 确定商服中心边界 
在商服中心所在的区域内,选择商服业繁华状况突变的地段,以明显的地物或非商服业建筑作为商服中心边界; 
6.2.1.3 划分要求 
城镇内商服中心依次从高级到低级按市级、区级、小区级和街区级等级别划分; 
6.2.1.4 划分依据 
商服中心可选用以下一种划分依据: 
a. 按商服中心的销售总额、总利润或单位面积销售额、利润值以及其它经济指标的高低衡量; 
b. 利用对商服中心的已有划分成果,并加以适当修正、调整确定。 
6.2.2 商服中心规模指数确定 
各商服中心规模指数用销售总额等经济指标按下式确定: 
mi=100ai÷amax 
式中: mi—某商服中心规模指数 
ai—该商服中心经济指标实际值或该级中心指标平均值 
amax—最高级商服中心的经济指标 
6.2.3 商服中心内各级繁华作用分的分割计算 
商服中心内可分为与中心自身级别相应的商服职能和低于其级别的各级职能,中心对土地繁华的影响由这些职能综合体现,并以相应级别的衡量,中心内的各级繁华作用分按下式进行分割计算: 
fi=mi-mj 
fmin=mmin 
式中: fi—某级商服繁华作用分
mi—某级中心规模指数 
mj—次一级中心规模指数 
fmin—最低级中心的商服繁华作用分 
mmin—最低级商服中心规模指数 
6.2.4 商服中心服务半径和相对距离确定 
半径以商服中心边缘为起算点,通过商服中心分布图按下式确定: 
市级中心服务半径=市级中心到连片建成区的最大距离 
市级中心服务以外的各级中心服务半径=同级商服中心的最大服务距离 
相对距离按下式计算,不同级商服中心划分 3-15 个对应的相对距离区间: 
r=di÷d [0≤r≤1] 
式中: r —相对距离 
di—某级中心服务半径内,某点距中心的实际距离 
d —该商服中心服务半径 
6.2.5衰减公式的确定 
各级商服中心商服繁华作用分按下式进行衰减: 
fij=fi(1-r) 
式中:fij—j点受i级商服中心的影响作用分 
fi—某级商服中心商服繁华作用分 
r —j点到i级商服中心的相对距离 
6.2.6 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值表的表式见附录a 表a9,包含内容有: 
a. 相对距离=0 时的各级繁华作用分; 
b. 与各级中心相对应的各相对距离; 
c. 在不同相对距离上的各级繁华作用分; 
第c款中的数据依第a、b款数据查附录b中表b1后获得, 采用计算机系统为辅助手段进行定级时,按公式fij=fi(1-r)直接计算因素对单元的影响作用分。 
6.3 交通条件资料整理 
交通条件由道路通达度、公交便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综合影响决定,资料按以下各款整理: 
6.3.1 道路通达度资料整理 
6.3.1.1 道路类型确定 
按道路在城镇交通中的作用可分为: 
a. 主干道—联系城镇中主要工矿企业、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活动场所的道路,是城镇中主要客货运输线; 
次干道—联系城镇主干道之间的道路; 
支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 
b. 按主、次干道在城镇中的类型不同分为: 
混合型主干道—城镇内部主要客货运输线; 
生活型主、次干道—城镇内部主要以客运为主的道路; 
交通型主、次干道—城镇内部主要以货运和过境为主的道路。 
c. 各城镇应分出的道路类型数为: 
大城镇 5 ~ 7 类; 
中等城镇 3 ~ 5 类; 
小城镇以下 1 ~ 3 类; 
6.3.1.2 道路类型划分依据 
a. 按道路宽度: 
道路类型 红线宽度 车行道宽度 
主干道 ≈40 米 14~18 米 
次干道 ≈30 米 11~14 米 
支路 ≈15 米 7~9 米 
b. 按道路上的车道数; 
c. 按道路在城镇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6.3.1.3 道路的作用指数和通达作用分计算 
作用指数反映某类道路在城镇交通运输中的所起的作用。综合定级、商业用地定级时作用大小顺序一般为: 混合型主干道、生活型主干道、交通型主干道、生活型次干道、交通型次干道、支路;住宅用地定级时作用大小顺序一般为:生活型主干道、混合型主干道、交通型主干道、生活型次干道、交通型次干道、支路;工业用地定级时作用大小顺序一般为: 交通型主干道、混合型主干道、生活型主干道、 交通型次干道、生活型次干道、支路。指数与道路作用或车流量大小呈正比,数值在 0~1 之间,最佳道路的作用指数值=1 ,其余类型依次递减; 
道路通达作用分计算按下式: 
fi=100ki 
式中: fi—某类道路通达作用分 
ki—该类道路作用指数 
步行街、单行道的道路通达作用分减半。 
6.3.1.4 道路影响距离及相对距离计算 
主干道、次干道影响距离按实际推算,其公式为: 
d=s÷2l 
式中: d—主干道或次干道影响距离 
s—城镇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l—主干道或次干道长度 
支路的影响半径在 0.3~0.75 公里之间确定。 
相对距离按下式计算,不同道路类型对应划分 3~10 个的相对距离区间: 
r=di÷d [0≤r≤1] 
式中: r —相对距离 
di—某类道路影响距离内,某点距该道路的最短距离 
d —该类道路影响距离 
6.3.1.5 衰减公式的确定 
道路通达度作用分按公式fij=fi(1-r)进行衰减。 
式中:fij—j点受i道路的影响作用分 
fi—某类道路的道路通达作用分 
r —j点到i道路的相对距离 
6.3.1.6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值表的表式见附录a 表a10 ,包含内容有: 
a. 相对距离=0 时的各类道路通达作用分; 
b. 与各类道路对应的各相对距离; 
c. 在不同相对距离上的各类道路通达作用分; 
第c款中的数据依第a、b款数据查附录b中表b1后获得, 采用计算机系统为辅助手段进行定级时,按公式fij=fi(1-r)直接计算因素对单元的影响作用分。
6.3.2 公交便捷度资料整理 
6.3.2.1 公共交通站流量的计算 
站流量取一定区域内各个公交站点的每小时停车量之和。当同一公交线路的各站点均为必停站点时,可用线路中各向车流量之和代替,各公交线路流量每天统一按12—16小时计算平均值; 
6.3.2.2 公交便捷作用分的确定 
公交便捷按站流量的大小依次划分为3—15个档次,各档次的公交便捷作用分由下式计算: 
fi=100bi÷bmax 
式中:fi—公交便捷作用分; 
bi—某站流量值; 
bmax—最大公交站流量值。 
6.3.2.3 公交站点服务半径和相对距离的计算 
服务半径以站点为原点,统一在 0.3~0.8公里之间确定。 
相对距离计算按下式,各城镇划分的相对距离区间为 2~5 个: 
r=di÷d [0≤r≤1] 
式中: r —相对距离 
d —公交站点服务半径 
di—服务半径内某点距站点的实际距离 
6.3.2.4 衰减公式的确定 
公交便捷度作用分按公式fij=fi(1-r)进行衰减。 
式中:fij—j点受i公交站点的影响作用分 
fi—某公交站点的公交便捷度作用分 
r —j点到i公交站点的相对距离 
6.3.2.5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值表的表式见附录a 表a11,包含内容有: 
a. 相对距离=0 时,各档次公交便捷作用分; 
b. 各相对距离区间; 
c. 在不同相对距离上各档次公交便捷作用分; 
第c款中的数据依第a、b款数据查附录b中表b2后获得,采用计算机系统为辅助手段进行定级时,按公式fij=fi(1-r)直接计算因素对单元的影响作用分。 
6.3.3 对外交通便利度资料整理 
6.3.3.1 对外交通设施类型、数目的选定 
设施指火车站、港口、长途车站、机场、高速公路出入口等城镇中对外经营的客货运输站(不包括单位自有的接轨站、专用码头等)和重点对外交通节点,各城镇可按设施在城镇对外交通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选定设施数目和类型; 
6.3.3.2 作用指数和作用分计算 
设施(因子)作用指数反映某类设施在对外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程度,指数与设施作用大小呈正比,采用专家打分确定,数值在 0~1,各指数值之和=1; 
设施作用分计算按下式: 
fi=100ki 
式中: fi—某设施作用分 
ki—该设施(因子)作用指数 
某类设施(因子)中含有多个设施场所,将规模及影响最大的设施场所作用分赋为该施(因子)作用分(fi),其它设施场所作用分按规模及影响大小,按比例递减计算确定。 
6.3.3.3 对外交通设施服务半径和相对距离确定 
服务半径以各设施为原点,范围分别确定在 2~20 公里之间; 
相对距离计算按下式,各设施划分 3~5 个相对距离区间: 
r=di÷d [0≤r≤1] 
式中: r —相对距离 
di—某设施服务半径内,某点距设施的距离 
d —该设施的服务半径 
6.3.3.4衰减公式的确定 
对外交通便利度作用分按公式fij=fi(1-r)进行衰减。 
式中:fij—j点受i类对外交通设施某场所的影响作用分 
fi—i类对外交通设施某场所的便利度作用分 
r —j点到i类对外交通设施某场所的相对距离 
6.3.3.5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值表的表式见附录a 表a12,包含内容有: 
a. 相对距离=0 时,各设施便利度作用分; 
b. 各相对距离区间; 
c. 在不同相对距离上各类设施便利度作用分; 
第c款中的数据依第a、b款数据查附录b中表b2后获得,采用计算机系统为辅助手段进行定级时,按公式fij=fi(1-r)直接计算因素对单元的影响作用分。 
6.4 基础设施资料整理 
基础设施条件的优劣由生活设施完善度、公用设施完备度两因素综合影响决定。 
6.4.1 生活设施完善度资料整理 
6.4.1.1 生活设施完善度指标确定 
a. 选择设施齐备标准时,从供水、排水、电力、电讯、供热、供气等设施中选定齐备时应有的设施类型; 
b. 划分设施在某区域水平系数时,按设施技术水平、设施服务方式或设备分布密度分出 2~4 个相对系数,数值在 0~1 之间; 
c. 确定在某区域使用保证率时,按水、电、气、热等设施使用的持续率、可靠率和保证率确定,数值在 0%~100%之间。 
6.4.1.2 作用指数和作用分计算 
设施(因子)作用指数反映某类设施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程度,指数与各类设施作用大小呈正比,采用专家打分确定,数值在 0~1 之间,各指数值之和=1; 
设施作用分计算按下式: 
fei=100ki 
fi=fei×ai×bi 
式中:fi—某设施在某区域完善度作用分 
fei--某设施作用分 
ai—该设施的在某区域水平系数 
bi—该设施的在某区域使用保证率 
ki—该设施(因子)作用指数 
6.4.1.3 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值表的表式见附录a 表a13,包含内容有: 
a. 各设施完善作用分; 
b. 每种设施的各个水平系数; 
c. 每种设施的各保证率; 
d. 每种设施在各个指标状态下的分值; 
e. 各设施的作用分对应划分5—10个区间,按表a8编制区域作用分值表。 
6.4.2 公用设施完备度资料整理 
6.4.2.1 公用设施类型和数目确定 
公用设施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可按设施在各城镇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选定设施类型和数目。
公用设施有中小学、幼儿园、诊所、医院、邮电所、影剧院、体育馆、公园、农贸市场等。 
6.4.2.2 作用指数和作用分计算 
设施(因子)作用指数反映某设施(因子)和日常生活的密切程度,设施(因子)指数与各类设施作用大小呈正比,采用专家打分确定,数值在 0~1 之间,各指数值之和=1。 
设施作用分计算按下式: 
fi=100ki 
式中:fi—某设施作用分 
ki—该设施的作用指数 
某类设施(因子)中含有多个设施场所,将规模及影响最大的设施场所作用分赋为该施(因子)作用分(fi),其它设施场所作用分按规模及影响大小,按比例递减计算确定。 
6.4.2.3 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和相对距离确定 
各类设施的服务半径,按设施的数量多少、规模、影响大小,在0.3—3公里之间确定。 
相对距离计算按下式,各设施划分3—5个相对距离区间; 
r=di÷d〔0≤r≤1〕 
式中:r—相对距离 
di—某设施服务半径内,某点距设施的距离 
d—该设施的服务半径 
6.4.2.4衰减公式的确定 
公用设施作用分按公式fij=fi(1-r)进行衰减。 
式中:fij—j点受i类公用设施某场所的影响作用分 
fi—i类公用设施某场所的完善度作用分 
r —j点到i类公用设施某场所的相对距离 
6.4.2.5 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值表的表式见附录a 表a14,包括内容有: 
a. 相对距离=0时,各设施作用分; 
b. 各相对距离区间; 
c. 在不同相对距离上各类设施作用分; 
第c款中的数据依第a、b款数据查附录b中表b2后获得,采用计算机系统为辅助手段进行定级时,按公式fij=fi(1-r)直接计算因素对单元的影响作用分。 
6.5 环境条件资料整理 
城镇中环境的优越程度由环境质量优劣度、绿地覆盖度和自然条件优劣度等因素共同影响。 
6.5.1 环境质量优劣度资料整理 
6.5.1.1 具有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成果的城镇,资料按下款整理: 
a. 以综合评价指数或等级值计算对应的作用分值,计算式为: 
fi=100(xi-xmin)/(xmax-xmin) 
式中: fi—某环境质量作用分值 
xmax、xmin、xi—分别为指数最大值、最小值和某数值 
b. 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值表的表式见附录a 表a15.1,内容为各类区域名和对应作用分,按表a8编制区域作用分值表。 
6.5.1.2 缺乏综合评价成果的城镇,资料整理按下款: 
a. 各项环境质量的作用指数和作用分计算 
作用指数反映某项环境质量对环境优劣的影响程度,指数与影响大小呈正比,数值在 0~1 之间,各指数值之和=1 。环境质量项目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中选取; 
b. 单项环境质量作用分计算: 
以大气、水、噪声等单项污染指标计算各项环境质量作用分,计算式为: 
fi=100ki(xi-xmin)/(xmax-xmin) 
式中:fi—某项环境质量作用分 
ki—该项环境质量的作用指数 
xmax、xmin、xi—分别为指标最大值、最小值和某数值 
c. 缺乏环境质量定量资料的城镇,按城镇内污染程度与各功能分区、风向、水流向的关系,定性判断各单项环境质量优劣,按正相关设置对应的作用分,作用分应在 0~100ki 之间; 
d. 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值表的表式见附录a 表a15.2或表a15.3,内容为各单项环境质量的定量或定性指标以及对应的作用分,按表a8编制区域作用分值表。 
6.5.2 绿地覆盖度资料整理 
6.5.2.1 绿地覆盖度指标计算 
统一按一定面积的区域或单元计算绿地覆盖度的指标值,计算公式为: 
vi=si÷s 
式中: vi—某绿地覆盖度指标值 
si—某典型区域或单元绿地面积 
s —该典型区域或单元面积 
6.5.2.2 绿地覆盖度作用分计算和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计算公式为: 
fi=100(xi-xmin)/(xmax-xmin) 
式中:fi—绿地覆盖度分值 
xmin、xmax、xi—分别为指标的最小值、最大值和某值 
作用分值表表式见附录a 表a16,指标值与作用分对应划分 5~10 个区间,按表a8编制区域作用分值表。 
6.5.3 自然条件优劣度资料整理
自然条件包括土地的工程地质、地形、地下水、洪水淹没等状况,按各城镇内部自然条件差异,选择指标,确定评分标准, 按表a8编制区域作用分值表。 
5.6 人口状况资料整理 
6.6.1商业用地土地定级时人口状况资料整理 
6.6.1.1人口密度指标值计算 
商业用地土地定级时人口密度中涉及的人口资料数为客流人口。统一按一定面积的区域或单元计算人口密度指标值,公式为: 
di=pi÷s 
式中:di—客流人口密度指标值 
pi—某区域或单元客流人口总数 s —该区域或单元面积 
6.6.1.2人口密度作用分计算和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计算公式为: 
fi=100(xi-xmin)/(xmax-xmin) 
式中:fi—人口密度作用分 
xmin、xmax、xi—分别为指标的最小值、最大值和某值 
作用分值表表式见附录a 表a17,指标值与作用分对应划分 5~10 个区 
间,按表a8编制区域作用分值表。 
5.6.2 住宅用地土地定级时人口状况资料整理 
6.6.2.1人口密度指标值计算 
住宅用地土地定级时人口密度中涉及的人口资料数为常住人口及暂住人口之和。统一按一定面积的区域或单元计算人口密度指标值,公式为: 
di=pi÷s 
式中:di—人口密度指标值 
pi—某区域或单元人口总数 s —该区域或单元面积 
6.6.2.2 人口密度作用分计算和作用分值表编制 
按城镇状况及规划要求,确定本城镇最佳人口密度值,大于该值的指标值须按下式处理: 
xi=2xg-xmax 
式中:xi—经处理后的指标值 
xmax—超过最大人口密度的指标值 
xg—本城镇最佳人口密度指标值 
人口密度作用分计算公式为: 
fi=100(xi-xmin)/(xg-xmin) 
式中:fi—人口密度作用分 
xg—密度最佳值(城镇人口未达到最佳值时取最大值) 
xmin、xi—分别为密度最小值和某数值 
作用分值表表式见附录 a 表a17 ,密度值与作用分值对应划分5~10个区间,按表a8编制区域作用分值表。 
6.7 高级商务集聚规模资料的整理 
6.7.1高级商务集聚规模指标值计算 
高级商务集聚规模主要由金融业、保险业、高档写字楼等高级商务集聚产生的效益,统一按一定面积的区域计算高级商务集聚规模指标值。影响高级商务集聚规模指标值的指标有区域内单位面积高级商务的数量、年营业额、年利润、年租金等,对这些指标值综合分析计算,确定高级商务集聚规模指标值。 
6.7.2高级商务集聚规模作用分计算和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计算公式为: 
fi=100(xi-xmin)/(xmax-xmin) 
式中:fi—高级商务集聚规模作用分 
xmin、xmax、xi—分别为指标的最小值、最大值和某值 
作用分值表表式见附录a 表a18,指标值与作用分对应划分 5~10 个区间,按表a8编制区域作用分值表。 
6.8 产业聚集规模资料的整理 
6.8.1产业聚集规模指标值计算 
产业聚集规模反映同类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在一定范围的集中程度。统一按一定面积的区域计算产业聚集规模指标值。影响产业聚集规模指标值的指标有区域内单位面积同类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的数量、年产值、年利润等,对这些指标值综合分析计算,确定产业聚集规模指标值。 
6.8.2产业聚集规模作用分计算和作用分值表编制 
作用分计算公式为: 
fi=100(xi-xmin)/(xmax-xmin) 
式中:fi—产业聚集规模作用分 
xmin、xmax、xi—分别为指标的最小值、最大值和某值 
作用分值表表式见附录a 表a19,指标值与作用分对应划分 5~10 个区间,按表a8编制区域作用分值表。 
6.9 定级因素作用分值图勾绘 
6.9.1 在标注有定级因素资料的图件上,以距离、作用分等对照作用分表,点、线状定级因素按照附录a表a7,面状定级因素按照附录a表a8,分因素勾绘作用分值图。若同一因素图载量过大,可按级别、项目等分若干幅勾绘; 
6.9.2 作用分值图中,等值线图为等分间距或等距间距;其它类型的图按区域或单元赋分; 
6.9.3 各因素的指标值和相应的作用分可用不同颜色的线划、斑块及其各种符号在作用分值图上标注; 
6.9.4采用计算机系统为辅助手段进行城镇土地定级时,将呈点、线状分布的定级因素的各设施位置数字化到工作底图上,并相应输入各设施的作用分、服务半径及衰减公式。将面状定级因素的各不同指标区域数字化到工作底图上,并相应输入各指标区域的作用分。系统直接计算或读取因素对单元的影响作用分,系统应根据各因素对单元的影响作用分,分因素勾绘作用分值图并存储于系统内,输出典型区域内各因素的作用分值图。 
6.9.5根据定级因素选择勾绘相应的作用分值图 
6.9.5.1综合定级作用分值图的类型有: 
a. 商服繁华作用分等值线图; 
b. 道路通达作用分等值线图;
c. 公交便捷作用分等值线图;
d. 对外交通作用分等值线图;
e. 生活设施作用分值表、作用分值图;
f. 公用设施作用分等值线图、作用分值图;
g. 环境质量作用分值表、作用分值图;
h. 绿地覆盖度作用分值图;
i. 自然条件优劣作用分值图;
j. 其它因素作用分值图。
6.9.5.2商业用地土地定级作用分值图的类型有: 
a. 商服繁华作用分等值线图; 
b. 道路通达作用分等值线图;
c. 公交便捷作用分等值线图;
d. 生活设施作用分值表、作用分值图;
e. 人口密度作用分值图;
f. 高级商务集聚规模作用分值图;
g. 其它因素作用分值图。
6.9.5.3住宅用地土地定级作用分值图的类型有: 
a. 生活设施作用分值表、作用分值图; 
b. 公用设施作用分等值线图、作用分值图; 
c. 道路通达作用分等值线图; 
e. 公交便捷作用分等值线图; 
f. 对外交通作用分等值线图; 
g. 环境质量作用分值表、作用分值图; 
h. 绿地覆盖度作用分值图; 
i. 人口密度作用分值图; 
j. 其它因素作用分值图。
6.9.5.4工业用地土地定级作用分值图的类型有:
a. 道路通达作用分等值线图; 
b. 对外交通作用分等值线图; 
c. 生活设施作用分值表、作用分值图; 
d. 自然条件优劣作用分值图; 
e. 产业集聚规模作用分值图; 
f. 其它因素作用分值图。 
如果觉得城市土地分等定级规程2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本文Tags:土地估价师考试 - 考前辅导 - 土地估价实务,,土地估价师考试试题,土地估价师考试真题,土地估价师考试科目,土地估价师考试题型
联系我们 | 热门专题 | 建筑工程 | 会计财务 | 职业资格 | 医学考试 | 外语学历 | 下载中心 | 范文中心 | 作文大全 |


Copyright www.babaimi.com
共享资料考试资料共享公务员考试试题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